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ACHIEVEMENT EXHIBITION FOR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NATIONAI PAIRING ASSISTANCE TO XIZANG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是由西藏自治区党委主办、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承办的一场大型展览。布展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主展区包括:序厅、中央关心、聚焦稳定、聚焦发展、聚焦生态、聚焦强边、“组团式”援藏的创新与实践7个部分,支援单位展区包括:中央部委、援藏省市、中央企业。(来源: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


一、整体设计思路

1.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紧扣“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主题,提炼援藏成就的亮点重点,提取西藏独有的元素,与不同的展陈方式进行组合设计。让援藏成就在信息进行场景重组中被接收,通过文字图像化将内容生动且准确地传播,通过图像数字化拓展信息与艺术结合的创作空间,看见援藏成就,感悟援藏精神,打造一个主题突出、援藏特色鲜明的展陈空间。

2.绿色环保,易装易拆

把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用材在保障工期的前提下,选用易安装易拆卸的环保材料,也便于二次使用,如序厅浮雕采用的是易拼装的创作和制作方式。

3.多元展陈,立体诠释

通过图片、实物、场景还原、雕塑、影像视频、互动体验、实时数据展示等手段,设计制作展品展项。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适当的场景营造,以强烈的视觉感,体验感把参观者带入历史的氛围中去,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援藏的成就和体悟援藏精神。

4.疏密有致,动静相宜

根据人对于信息的感受与接收逻辑,按照参观的流程对展馆的展项进行整体节奏的控制。在信息高密度区域后加入一段低密度区域作为舒缓,让每个部分都有一两个驻足的亮点。展馆中动态与静态展示方式交替穿插,使体验者保持新鲜的探索欲。


二、空间设计说明

(一)前厅

以红色为基调,连接全国对口援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援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照片和指导思想居中,左边长城巍峨象征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坚强,右边雅江壮丽象征着西藏的秀丽与生机,在对称的布局中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和谐与平衡,更引导观众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这是国家文化、时代使命和地方特色发展的高度融合,为后续整个展览的浏览铺垫好情绪。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1)


(二)中庭

步入中庭,映入眼帘的是伫立正中的“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的大型立体字与珠穆朗玛峰石雕,周围花团锦簇,象征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勇攀高峰。党中央的指导思想环绕四周,体现了援藏工作深入贯彻、认真践行党中央的指示,也为观众后续的参观提供对援藏工作深思的空间。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2)


(三)序厅

浮雕采用时间演进的叙事手法,体现30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响应中央要求、国家号召,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前赴后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崇高境界。浮雕画面以展厅动线自右向左铺开,右边画面是早期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全国各行各业共赴西藏,在一线艰苦奋斗建设的场景,左边为新西藏现代化建设成果面貌,浮雕画面采用藏族传统纹样构成,结合版画的形式,以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援藏西藏,以及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的援藏成果场景,展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和援藏时期的社会面貌变迁,强调历史的重要担当,塑造了一幅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艺术画卷。为满足易装易拆的需求,以及工期紧张的现状,浮雕采用铜腐蚀的工艺以及拼装的组装方式,也便于后续的二次利用。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3)


(四)第一部分 中央关心

灯箱的L形设计不仅仅是视觉效果的追求,更是空间与象征意义的结合,它象征着“延续”和“连接”,而这种空间的延续感,使得参观者在视觉与心理上都能够感受到西藏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推进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象征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西藏的建设开辟出了新的天地。通过图文版面、实物展品、立体制字,多维地展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4)


(五)第二部分 聚焦稳定

空间在LED魔方+软膜灯箱+展柜的组合下形成软隔断,打造出了一条自然的流动线。LED魔方的立体结构使其成为展览空间中的焦点,利用魔方的转动和角度变化,展示不同主题或故事,增强展览的动态效果。软膜灯箱为整个空间提供了温和而均匀的灯光,图文版面与嵌入式多媒体屏幕结合使用,丰富了展览形式的层次,使信息传达更加生动和直观,观众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接收新的信息,收获富有层次感的美学体验。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5)


(六)第三部分 聚焦发展

水利工程背景画、水电站模型、水利实物展品、多媒体视频形成关于水利工程的系统化、多元化的展示体系,通过聚焦水利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侧面印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的单元主题。这种综合展示不仅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和吸引力,还帮助观众深入理解水利建设如何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藏区整体的繁荣与稳定。

场景复原复兴号的车厢,结合镜面延伸,电子屏播放时差视频,能够有效地营造出列车移动的动态体验,增强展览的沉浸感和真实感。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进藏线路的美丽风光,包括高原、草原、雪山、溪流等自然风光,以及沿途的各种人文特色,产业发展,深刻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也充分展现了“人间天堂”的西藏魅力。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6)


(七)第四部分 聚焦生态

展厅的图文版面颜色为生命绿,巧妙契合展厅生态的主题,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超大型组合LED屏既可以沉浸式体验西藏大美风光的影片,也可以实时连线到不同保护生态区,多维度展示了西藏生态保护的成效。屏幕两边简约的隔断既创建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空间,也让原本平直的空间更有变化感和层次感。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7)


(八)第五部分 聚焦强边

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颁授“七一勋章”的巨型场景画面作为强边部分的开端,彰显了国家对边疆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卓嘎的获奖不仅仅是国家对其个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在中国边境地区爱国守边的人民的认可与鼓励。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8)


(九)第六部分 “组团式”援藏的创新与实践

延续实干蓝色调,通过援藏物品的新旧对比,生动、鲜明地反映了“组团式”援藏的持续性和有效性。3D透明屏和智慧课堂用多媒体数字化的方式分别展现“组团式”医疗和教育援藏在创新和实践中助推全区医疗技术水平、基础教育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悬挂的仿制锦旗有效利用展览空间的垂直高度,打破平面展览的单调感,使空间布局更加立体和丰富。锦旗承载着援藏工作开展中最真实的情感和故事,它们不仅仅是视觉符号,更是情感的寄托。参观者通过观察这些锦旗能够感受到背后所代表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从而引发共鸣.加深展览的情感体验。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9)


(十)第七部分 全国对口援藏单位展区(中央部委)

半开放式的小隔间通过巧妙的布局,将有限的空间分割成多个独立但互通的小区域。这种设计不仅使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还能保持空间的视觉连贯性,使得整个空间看起来更为流畅和开放。查询台具备清晰的索引与分类体系,参观者可以在直观易用的触摸屏上快速查询到干部信息,简单的交互,是跨越时空与历届援藏干部们的一场对话,也是援藏精神的生动体现。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图10)